品牌“Low”的感覺是怎么來的|李倩說品牌

先說一個關于“高級”的小記憶

小時候讀《紅樓夢》,在《榮國府收養(yǎng)林黛玉》這一回里面有這樣一段精彩描寫,至今記憶猶新,說的是林黛玉剛到賈府,吃完飯以后丫鬟捧茶上來,林黛玉回憶在老家父親林如海教育自己要“惜福養(yǎng)身”,吃飯要把最后一粒飯咽盡,等過一會再喝茶,才不傷脾胃。讀完那一段,我默默的放下了手里的膨化食品… …

就這樣一個“惜福養(yǎng)身”的家教,一下子把林黛玉以及她原生家庭的“高級感”表達了出來。同樣是有錢有勢的大家族(甚至林家遠不及賈家顯赫),在吃穿用度上都是早就不用發(fā)愁的上層階級了。這一個小細節(jié),還是讓林家細嚼慢咽的“書香氣 ”比其他富貴人家高出了一籌。字里行間,作者這是在表達“高級”。

高級感的反義詞大家也都很熟悉,我們這些年最常見的口頭語之一了:Low。

Low的英文原意是矮小的、底下的意思?,F(xiàn)在在咱們的口語中,延伸的意思更多的是令人覺得掉檔次、不恰當?shù)娜?、事和審美等?/p>

很有意思的是,在品牌這事上,low不low還挺關鍵的,我常說: 品牌就是牌品,一張品牌三層皮:品質品位和品格,講究的就是不能讓人感覺Low的道道兒。

一旦Low感叢生,溢價想溢也溢不上去,終身賣便宜貨,有融資補貼燒補貼,沒有補貼的時候就只能壓低質量和成本。

這個死循環(huán)太多做工廠和貿(mào)易的老板心有戚戚焉了。

做品牌,本質上不就是為了打破“Low”的魔咒,讓大家為高級付費嗎?

那么“Low”的感覺是怎么出來的?什么行為能讓我們的品牌看上去更高級,什么會讓我們看上去更Low呢?

別怕,這不是一篇討論設計審美的文章。

“Low”的感覺是怎么出來的?

為什么我們(尤其是Z世代們)對Low和高級已經(jīng)這么敏感?瞟一眼,聽一下,甚至聞一下味道,馬上就能知道這個Low那個高級?

豈止是成年人,朋友笑著說:家里三歲的娃,已經(jīng)可以迅速的在兩顆糖果中,挑選出那顆更貴更好的了。“即使是孩子,都能快速識別什么是好的”。

既然高級和Low幾乎是一種人類的共識了。那么,什么樣的事物代表了更高級呢?我試圖尋找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

去翻閱那些更好的書,聽更好的音樂,看更好的藝術作品,接觸更好的人……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試圖找到關于“高級”最精準的答案。

有一天,在四季酒店的電梯間里,匆忙出入的我正在心里梳理工作中的事情。接著,在柔和的光線中,我似乎隱約聽到音樂的聲音,于是讓心思平靜下來,豎起耳朵聽,很好聽的電梯背景音樂。好像心一下子靜了下來,但是那個聲音真的不大,需要靜下來才能聽得真切。半途,上來一個人,好像跟我一樣,他也開始屏息凝神的聽。沒有嘈雜,沒有急躁,那個時候,也不知道是環(huán)境改變了人,還是人被環(huán)境安撫了。

然后,我的腦海中突然就冒出一句話: 高級來源于克制。

克制!是的。

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

你看:自律的生活、工作,來源于克制;好的環(huán)境中的音樂、光線、味道,來源于克制;好的詩歌、書畫、文學作品中的留白,來源于克制;儒雅的智者、謙和的高人,來源于克制;穿衣打扮的高品位,來源于克制;好的設計,來源于元素的克制;林黛玉的惜福養(yǎng)身,本身就是一種克制;云淡風輕的長期主義,當然也是對當下功利得失的一種克制……

上篇文章我說到“見路不走”,有小伙伴發(fā)現(xiàn)我也是《天幕紅塵》的讀者。是的。其實“見路不走”本身就是一種長期主義的高級,這就是一種克制。它的反義詞當然是:速搞!猛搞!吃相貪婪。

似乎,想到這里,高級就像有了結論一樣,我很興奮。用這個答案去跟我的心理咨詢師賣弄,她聽后沉吟了一下,補充了一句:是的,克制產(chǎn)生高級。但是我認為, 比克制更高級的是自由。

我又一次被擊中了。

是啊!在克制的眼耳鼻舌身意之上,還有一種高級,叫做灑脫。中國傳統(tǒng)審美中固然有莫蘭迪色系的高級美感,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紅的灑脫爽烈也是一種頂級的美??!

《紅高粱》一出場,那種汪洋恣肆的生命美,無與倫比。在性情上,有林黛玉一樣的走心之美,也有西班牙女郎火辣熱烈的美,前者克制,后者自由。

既然對于高級有了答案,那么對于Low的思考其實也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即品牌品質品格品味上的:不克制,不自由。

接下來就是可以對號入座的時間了:喧囂嘈雜的餐廳音樂、手持喇叭里喊出的“跳樓價”、為了拉新增長不擇手段的套路、活動現(xiàn)場白花花的大腿、五顏六色的海報配色、只是為了圈錢圈融資的模式、質量差價格低的產(chǎn)品、自吹自擂的發(fā)布會、大喊大叫的喜提瑪拉莎蒂、整容到夸張的美女、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虛假繁榮……

克制和自由,乍一聽像玄學一樣,細品一下,就知道,品牌的每個舉動都可以用這個標準去衡量一下,這其實是一個變得高級的“過濾器”。

有很多品牌瞬間,都可以參考這個標準:當品牌遇到可以造假作惡的時候,當品牌可以四處張貼的時候,當產(chǎn)品是否可以多花心思做的更好的時候、當品牌增長乏力的時候,當品牌沒有自己真正的初心和愿景的時候……

眾所周知,“怎么賣”是一個營銷的話題?!霸趺礃印笔且粋€品牌的話題。

為什么我一直頻繁說品牌的話題,是因為這里面有個先后順序的問題。

先品牌而后營銷,才是正確的路數(shù)。因為,其實東西好的時候,怎么賣沒那么重要(社交時代口碑不會慢)。東西不好的呢,怎么賣最后其實也沒那么重要(反正都沒有復購)。

品牌并不是研究具體怎么賣的,品牌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的是,除了供應鏈的部分,怎么才算一個“高級的好東西”的話題。

品牌方,往往對于自己提供的是不是一個“高級的好東西”,沒那么自信。這件事,歸品牌。

想做品牌,為什么“Low”不得?

我們常說:這個品牌挺low的,那個挺高端。按理說,low不low的只是一種評價,倒也無關企業(yè)經(jīng)營的大雅。但是,一旦進入Low的漩渦,品牌就進入了死胡同,這挺要命的。

現(xiàn)在很多品牌有一種錯誤的心態(tài),覺得要打出“去品牌化”的口號來,就要賠本賺吆喝。以極低的價格、非??鋸埖那鍌}甩貨的心態(tài)、極其無所謂的包裝、審美吸引消費者,然后等規(guī)模起來后再漲價,隨便做做品牌價值觀。從品牌打造的角度來說,這種想法實際上是不靠譜的。

為什么不能打價格戰(zhàn)?因為消費者下單買了便宜的東西,完事他還會看不起你。

在跟一些品牌的關系中,消費者居然有一種“渣男心態(tài)”,該用的時候用起來,用完轉眼就嫌low。本質上,這種“交往”,靠的是價格和利益吸引,而不是尊重和價值觀吸引。

說白了,消費者在“占便宜”這件事上,容忍度是很高的。占便宜的時候,消費者和品牌之間,姿態(tài)上其實并不平等,因此,表達滿意本身不算數(shù)的,畢竟,揚手不打笑臉人。

因此,不能持續(xù)的價格戰(zhàn)、為了獲客產(chǎn)生的瘋狂補貼,其實都不是解決問題的終極入口。 只有在對等的交易中,在明確的品牌價值觀的吸引下,建立的交易、形成的品牌,才作數(shù)?!袄习傩铡毙睦镉袟U秤,這事也是來形容品牌打造的。

只是用流量和算術題去研究消費者,這條路遲早會走不通。

新興的中產(chǎn)階段又不是傻子,他們看得出來哪件事是“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哪件事是“愿意為好品質和生產(chǎn)者所提供的價值觀買單”。

因此,Low這事,長期來看,不劃算。

本文經(jīng)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market/5414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1-12-24 11:37
下一篇 2021-12-24 11:47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