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不完美的結局

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作者丨青苑

編輯丨六子


日前,順豐控股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快遞行業(yè)首家“A+H”股上市公司,而這也被視為順豐加速出海的重要信號。

華泰聯(lián)合證券稱,此次港股上市,將是順豐出海的新起點;申萬宏源證券同樣認為,港股上市將助推順豐國際業(yè)務發(fā)展,帶來更多增量和發(fā)展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份的臨時股東大會上,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wèi)曾直言不諱,赴港上市就是一次行業(yè)競賽,“順豐在國際化上要抓住機遇,不能比友商走得慢”。

友商指的誰?業(yè)內普遍認為,主要對標的還是“老冤家”菜鳥,雙方從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到出海,彼此間一直較著勁兒,甚至一度撕破臉。所以,阿里董事會剛在2023年5月份批準菜鳥赴港IPO,順豐便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迅速跟進。

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圖源互聯(lián)網

結果是,跟進的順豐把事兒辦成了,而菜鳥早在今年3月份就撤回了上市申請。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蔡崇信給出的理由是:市場不及預期,菜鳥希望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

而這套說辭,在盒馬和云智能集團上市計劃先后擱淺時,就已經被阿里反復用過。有媒體報道,在撤回IPO申請的同時,菜鳥的估值已從一年前的近1850億元暴跌至約744億元,跌幅接近六成。

問題到底出在哪?或許從菜鳥的自身發(fā)展過程中,能窺見一絲端倪。

01
「被人忌憚的菜鳥」

成立之初的菜鳥,和三年前殺入車市的華為有一點很像,就是成為行業(yè)內各方“警惕”或“忌憚”的對象。

2013年馬云組建了菜鳥網絡,并在出任菜鳥網絡董事長的演講中強調了初心:我們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菜鳥要成為數(shù)據(jù)公司。

話說得雖然好聽,但“老江湖”們卻嗅出了不一樣的味道。率先發(fā)難的是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他在央視的一檔權威節(jié)目中斷言:菜鳥物流表面上是為幾家快遞公司提升效率,但最后你等著瞧,這幾家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給吸走。

而且劉強東認為,加入菜鳥聯(lián)盟的快遞公司都被“套牢”了,已經沒有能力離開,“因為你不這么做,就會被它踢走,50%的業(yè)務就沒有了。所以你的命根子已被抓在手里?!?/p>

劉強東一語成讖,阿里通過菜鳥不斷滲透通達系,尤其是通過參股的方式,讓通達系變成了菜鳥體系內的實控公司。天眼查顯示,截至2024年,阿里在三通一達中占股分別為:申通25% 、圓通22.5%、中通8.9%、韻達2%

顯然,通達系已經被綁在菜鳥的戰(zhàn)車上,如果離開菜鳥打造的“攬件-接單-運輸-倉儲-末端配送”物流生態(tài),自身活下去都成問題。

比較而言,曾經與通達系一起加入菜鳥網絡的順豐則早早“覺醒”。比如2014年主動終止與部分淘寶商戶的合作;2015年拒絕參加菜鳥合作伙伴大會,并成立豐巢科技,與菜鳥在“最后一公里”上分庭抗禮。

對于順豐的“叛逆”,阿里肯定不爽。2016年3月,天貓官方宣布:取消”順豐包郵“服務;2017年5月,馬云在一次演講中再次強調,未來物流公司的成長要靠數(shù)據(jù),“互相作戰(zhàn)永遠沒有未來”。幾天之后,雙方的矛盾迎來總爆發(fā)。

2017年6月,菜鳥網絡官方微博發(fā)表聲明:順豐暫停其物流數(shù)據(jù)接口,而暫停接口的后果要由顧客承擔;順豐隨后回應稱,菜鳥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shù)據(jù),而豐巢本著對顧客的底線,拒絕這一要求,而接口的斷連,實際上是菜鳥的單方面操作。

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圖源順豐集團微博

順豐同時振臂高呼:“希望所有快遞行業(yè)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shù)據(jù)行為。”對此,業(yè)內專家指出,對于物流企業(yè)來說,數(shù)據(jù)是核心競爭力之一,所以強制要求物流公司把數(shù)據(jù)存放到阿里云上,是“店大欺客”的行為。

顯然,數(shù)據(jù)是雙方爭奪的核心,而一直警惕著阿里壟斷物流行業(yè)的京東、騰訊,也在此時躬身入局。

騰訊云在媒體平臺公開發(fā)聲力挺王衛(wèi),直言要“助力順豐布局云端”;京東則表示,與順豐在客戶服務的價值觀上高度一致,并宣布全面接入順豐旗下的豐巢自提柜。

02
「“最后一公里”之痛」

遭遇幾大巨頭的聯(lián)手阻擊,阿里通過數(shù)據(jù)“一統(tǒng)物流江湖”的美夢注定難以實現(xiàn)。而在這種背景下,菜鳥“最后一公里”的初心也是走的磕磕絆絆。

對比來看,菜鳥驛站和豐巢快遞柜代表了末端配送的兩種解決方案。豐巢走的是重資產路線,據(jù)業(yè)內人士估算,目前豐巢柜的硬件成本最高超過10萬元。因此在運營中,采用了超時收費的模式,即使在2020年遭遇了空前的消費者抵制風波,也沒能讓豐巢取消該模式。

而在豐巢被圍攻之際,菜鳥驛站卻借機營銷了一波兒,對外宣布:暫存包裹的服務不會對消費者收費,無論存放多久,都會免費妥善保管!

那么,菜鳥的底氣何在?根源就在于菜鳥采用的是輕資產的加盟制,而在此種模式下,加盟商自負盈虧,菜鳥自然無需因成本太重而考慮收費問題。

有意思的是,菜鳥驛站和海爾日日順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很相似,而日日順在一個多月前剛剛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在物流行業(yè),加盟制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迅速擴張,但弊端也很明顯,即加盟商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形成有效管理。

所以,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最后一公里仍然是最大的痛點,目前來看,基本無解。

在知乎上,只要是吐槽菜鳥驛站的,幾乎都是短時間內起高樓。其中很多人將菜鳥驛站和曾經的郵局取件對比,認為是快遞行業(yè)的倒退,“不送貨上門、不電話通知,而且服務意識極差,這和改革開放初期,用戶需要到固定郵局取件,本質沒什么區(qū)別?!?br class="sysbr" />

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圖源知乎截圖

顯然,快鳥驛站的出現(xiàn),不但未能解決配送難題,反而成為了“最后一公里”的絆腳石。而豐巢快遞柜,同樣也面臨此種尷尬。

正是在此種背景下,今年3月1日,交通運輸部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掇k法》明確規(guī)定,快遞企業(yè)未經用戶同意,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快遞末端服務設施等,如若違反,最高將被罰款3萬元。

但據(jù)媒體報道,新規(guī)并未能順利落地,因為消費者和以前一樣,根本就沒有選擇權——在菜鳥用戶端的“收貨偏好設置”里,很多菜鳥驛站根本就沒有開通“送貨上門”,將快遞放到驛站是唯一的選項。

此外,通過黑貓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關于菜鳥驛站和通達系的投訴,“不送貨上門”仍然占據(jù)很高的比例,在“最后一公里”中,充滿了消費者、驛站老板和快遞公司的博弈。

03
「講一個“純物流”的新故事」

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菜鳥賴以生存的商業(yè)模式上,如果真的用“送貨上門”抹平“最后一公里”,菜鳥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驛站故事”還怎么對資本市場講?所以,菜鳥開始謀劃另一個新故事。故事的主旨就是:忘掉“永遠不做快遞”的承諾,用純物流概念重新包裝自己。

2022年8月,菜鳥將“丹鳥”改名為“菜鳥直送”,將為在天貓超市、天貓國際消費的用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2023年3月,為了加強送貨上門服務,菜鳥聯(lián)合淘天投資30億元,用來補貼菜鳥驛站;

2023年6月,菜鳥CEO萬霖宣布,菜鳥將推出自營的品質快遞服務“菜鳥速遞”,并承諾送貨上門。

緊鑼密鼓的布局,展現(xiàn)了菜鳥改頭換面的決心。據(jù)統(tǒng)計,菜鳥速遞目前在全國擁有5千多家終端站點、7千多條運輸線路和57個分撥中心。但從實際效果看,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很多時候,菜鳥驛站仍然是快遞的終點。

難道菜鳥驛站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送貨上門變得遙遙無期?對此,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或許在國內的布局只是一個幌子,菜鳥擠進物流賽道的真正發(fā)力點是海外市場。

在撤回IPO公告中的表述,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說法——撤回是為了進一步“擴大全球物流網絡的投入”,這是阿里的重大、長期戰(zhàn)略機遇。

據(jù)菜鳥2023財年報表數(shù)據(jù),其總營收錄得778億元,其中國際物流以368.5億元占據(jù)第一大業(yè)務位置。而據(jù)機構按2022年包裹量計算,菜鳥日均跨境包裹量已超500萬件,已經是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yè),并擁有就地理覆蓋范圍而言全球最大的物流網絡。

在阿里11月15日發(fā)布的最新財報中,“出?!币呀浬駷椴锁B的故事主線。

換了“新劇本”的菜鳥能飛多遠?

*圖源阿里巴巴財報

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菜鳥收入同比增長8%至人民幣246.47億元,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收入增長所帶動;同時,經調整 EBITA(稅前凈利潤)為人民幣55百萬元,相較2023年同期下降94%,主要是由于跨境物流履約解決方案的投入增加。

此外,為了夯實國際物流業(yè)務的根基,菜鳥也徹底顛覆輕資產運營模式。據(jù)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6月,菜鳥的全球網絡落地20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包括2個海外數(shù)字中樞,1100多個倉庫,以及380多個分揀中心。

分析人士指出,跨境業(yè)務已經成為菜鳥的第一大業(yè)務,而未來要做的,就是不斷加碼,在全球市場上繼續(xù)與順豐、京東等“不妥協(xié)”的老對手繼續(xù)掰手腕。而一旦轉型成功、完成純物流企業(yè)的概念包裝,菜鳥的IPO將大概率重啟。

顯然,菜鳥“最后一公里”的初心,大概率是一個難有完美結局的故事,而被困擾其中的,或許只有消費者、驛站老板和三通一達們。誰認真,誰就輸了!


– END –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model/12802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4-12-11 20:52
下一篇 2024-12-12 12:08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