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姝祺:什么樣的人才,能夠推動元宇宙的實現

毫無疑問,元宇宙(Metaverse)已經成為當下最熱的詞匯。

今年以來,互聯(lián)網巨頭騰訊、字節(jié)跳動紛紛在元宇宙相關領域投資加碼,搭建自己的元宇宙網絡;游戲大廠米哈游、莉莉絲發(fā)力元宇宙游戲賽道,打造虛擬游戲世界;全球知名社交媒體公司臉書(Facebook)更是直接宣布改名Meta,以示押注元宇宙的決心。

這個源自于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里的概念,今年一躍成為各大資本市場的寵兒。無論是靠著說元宇宙故事登上紐交所的羅布樂思(Roblox),還是A股市場飄紅的各大元宇宙概念股,都在表明,作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載體的元宇宙,目前已被期盼成為突破現在互聯(lián)網產業(yè)瓶頸的新路徑。

不過,從科幻走向現實,首先面臨的是重重技術挑戰(zhàn)。元宇宙最終是曇花一現的泡沫,還是成為下個時代的風口,無法回避的問題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夠推動元宇宙的實現?

新基建人才大有可為

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小說《雪崩》里描繪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接入這個世界,每個人擁有自己的數字分身。人們能隨時進出這個虛擬空間,并在其中與他人即時互動、與虛擬世界互動。

科幻電影《頭號玩家》則將小說中的虛擬世界更直觀地展現出來。戴上VR頭盔,人們進入到名為“綠洲”的虛擬世界,這里不僅看到現實世界同樣存在的數字內容、數字產品,還可以觸覺感知到虛擬世界,具有非常真實的體驗感。

「深度」瘋狂布局元宇宙,什么樣的人才可以推動實現?

事實上,當前業(yè)內尚未對元宇宙形成統(tǒng)一的權威定義。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新媒體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沈陽向界面職場介紹,元宇宙的最終愿景還處于摸索階段。

“理想的元宇宙可以虛實交融,非常方便地把我們真實的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里面,也可以把虛擬世界里面產生的收益反哺回到現實世界,并且具備一個很好的經濟系統(tǒng)和開放的內容系統(tǒng)?!?/p>

想要實現這樣的愿景,西北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郭斌認為,當前發(fā)展火熱的5G通信人才、云計算人才、區(qū)塊鏈人才等新基建人才在元宇宙時期仍會大量需要。他接受界面職場采訪表示,“其實為什么大家把元宇宙又提出來,主要是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這樣一些技術的基礎?!?/p>

根據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近期發(fā)布的《2020-2021元宇宙發(fā)展研究報告》,5G是元宇宙的通信基礎,云計算是元宇宙的算力基礎,兩者可支撐大規(guī)模用戶同時在線,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幀率,滿足用戶的沉浸式體驗;區(qū)塊鏈是元宇宙的認證機制,使得元宇宙中的價值歸屬、流通、變現和虛擬身份的認證成為可能。

但是,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長期面臨人才缺口的問題。智聯(lián)招聘發(fā)布的《2020年新基建產業(yè)人才發(fā)展報告》顯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在2020年底達417萬人。

報告指出,通信研發(fā)工程師、通信技術工程師、無線/射頻通信工程師等是5G產業(yè)的核心崗位,在招聘需求上位列前茅。其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背景的人才最為稀缺,具有技術研發(fā)和商用解決方案復合背景的人才尤為搶手。

云計算人才方面,一線城市需求最為明顯。數據顯示,北京云計算人才缺口將近12萬人,其次為上海、深圳和廣州,分別突破9萬人、7萬人和6萬人。預計在未來五年,我國云計算產業(yè)將面臨150萬人的人才需求。

在細分崗位的月均薪酬分布中,10000元以上成為基本標配。云計算人才月均薪酬在10000元以上的占比高達93%,30000元以上占比34%,反映出市場對于云計算技術人才的剛需。

另外,在與新基建相關的各大行業(yè)中,區(qū)塊鏈人才的需求增幅最高,薪資水平也高于其他行業(yè)。據國際權威咨詢機構Gartner預測,中國區(qū)塊鏈人才缺口將達75萬以上。在北京市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發(fā)布的新職業(yè)薪酬排行榜中,區(qū)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排名最高,年薪中位值達到487106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國家統(tǒng)計局聯(lián)合發(fā)布了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工業(yè)互聯(lián)網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等16個新職業(yè),這些新職業(yè)或多或少都與新基建產業(yè)有關,表明國家對相關領域的人才培養(yǎng)更加重視。

“世界上沒有一種技術叫元宇宙技術,元宇宙主要是整合現有的多種技術的一個發(fā)展和升級來實現,所以我們只需要加強原來的我們的技術的人才的培養(yǎng)就沒有問題?!鄙蜿枏娬{,“當然把這些技術組合起來,特別是在某一個點上達到極致的話,還需要很好的產品經理從人們的實際的需求出發(fā),來研發(fā)合適的元宇宙產品。”

VR/AR人才需迎頭趕上

和互聯(lián)網相比,元宇宙重要的革新之一是人能夠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到虛擬世界,并盡可能獲得“100%”真實體感。目前,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是實現這種沉浸感的關鍵手段——AR是將數字信息疊加到物理環(huán)境,VR則是完全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動的虛擬世界。

馬克·扎克伯格選擇在VR賽道發(fā)力。2014年,臉書以20億美元價格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后改名為“虛擬現實研究實驗室”(Facebook Reality Labs,以下簡稱“FRL”)。據悉,臉書目前將近五分之一的員工為該部門工作,并且今年7月新成立了一支專門的元宇宙產品團隊隸屬于FRL。

近些年來,FRL陸續(xù)推出了多款VR頭戴設備,去年最新發(fā)布的Oculus Quest2搭載高通驍龍XR2處理器,在進行多任務處理的同時,能夠支持更多感知算法,為終端用戶帶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相關平臺統(tǒng)計,去年第四季度Oculus Quest2的銷量超過100萬套。

「深度」瘋狂布局元宇宙,什么樣的人才可以推動實現?

在今年的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臉書表示,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臉書計劃將FRL在財報中單獨披露。臉書稱,其正為增強和虛擬現實產品和服務投入大量資源,預計對FRL的投資將使2021年的整體運營利潤減少約1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國內的虛擬現實產業(yè)起步較晚,VR設計人才、研發(fā)人才、產業(yè)化人才等方面缺乏嚴重。盡管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產業(yè)元年,但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對虛擬現實產業(yè)的投資腳步逐漸放緩,2017年超過半數線下VR體驗店關門或倒閉。直到今年元宇宙概念火熱起來,虛擬現實產業(yè)再度迎來春天。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發(fā)布的《虛擬現實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2021年)》指出,在硬件方面,高精度傳感器和虛擬現實專用芯片依賴進口,眩暈、交互等關鍵核心技術還沒有突破。

“在硬件制造上中低端肯定是中國是比較強的,高端涉及到材料,涉及到算法,涉及到算力,涉及到一些 ICT(信息和通信)產業(yè)的核心技術,那么這些東西都是急不得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打穩(wěn)扎,在模仿中進行超越?!鄙蜿柋硎荆诟叨擞布O計研發(fā)人才方面仍需要國家政策扶持。

在人機交互方面,白皮書顯示,人與虛擬對象之間的力/觸覺逼真感知的方式、機制及其設備仍然存在大量的問題,觸覺、溫濕感、嗅/味覺等仍處于研究初級階段或尚未涉及。

據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發(fā)布的《人工智能之人機交互報告》,美國在人機交互領域的人才數量遙遙領先,英國次之,而中國學者數量排名第五。

從分布情況來看,京津地區(qū)在本領域的人才數量最多,隨后是臺灣、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qū)。同時,與日韓、東南亞等亞洲國家相比,中國在人機交互領域學者數量方面優(yōu)勢不大。

郭斌認為,當前我國緊缺軟硬件協(xié)同人才。“雖然我們懂算法,但我們不懂硬件,懂硬件的,可能對算法又了解的不夠,所以真正落地的時候會面臨很多的問題?!?/p>

目前,“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已經納入人社部發(fā)布的新職業(yè)名單之中。2021年8月,《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yè)標準》通過評審,對提高虛擬現實相關專業(yè)技術人才的素質、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和社會化評價提供有力的支撐,也將對虛擬現實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和評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還有這些人才正被需要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元宇宙將是互聯(lián)網的終極表達方式。但受制于技術發(fā)展,在短期內這一概念還不會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騰訊研究院撰文指出:“目前元宇宙的最佳體驗場仍在于游戲,從這個準備度最高的C端場景開始,元宇宙或將逐漸走向無垠?!?/p>

2月28日,騰訊游戲程序員@毛星云在知乎發(fā)帖,為騰訊天美工作室的3A主機游戲大作招募人才。據了解,這款代號為“綠洲”的游戲,對標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Oasis)式的虛擬社區(qū)。目前由天美工作室負責人姚曉光親自操刀,使用虛幻5引擎開發(fā),并橫跨主機、PC、移動端和下一代終端平臺。

后起之秀米哈游和莉莉絲也在積極布局元宇宙游戲。其中,米哈游的愿景是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億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莉莉絲則內部正在開發(fā)對標羅布樂思的UGC創(chuàng)作平臺,團隊規(guī)模預計在100~200人左右,名為“達芬奇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耐克也開始為布局元宇宙招募人才。根據近日提交給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記錄,耐克已經提交了相關申請,要求在其娛樂服務、零售店,以及“在線和網絡虛擬世界中使用”的虛擬商品中使用耐克的同名標識、logo和“just do it ”廣告語。

公司招聘信息顯示,耐克正在招聘四名虛擬材料設計師。設計師將加入公司數字產品創(chuàng)造小組的虛擬材料設計師團隊,創(chuàng)造虛擬鞋類和其他產品。職位詳情中提到,這些設計師“在重新定義我們的數字世界,將我們帶入元宇宙并發(fā)展我們團隊的能力方面發(fā)揮作用”。

臉書則大手筆在宣布歐盟各國招聘高技能的工程師,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創(chuàng)造1萬個高技能的工作崗位。全球事務副總裁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和中央產品副總裁哈維爾·奧利凡(Javier Olivan)在官方文章中表示,這項投資是對歐洲科技產業(yè)實力和歐洲科技人才潛力的信任投票。

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帶來社交、內容、游戲、辦公等多個場景變革的同時,也暗含著職業(yè)興衰交替。

沈陽介紹,目前已出現“捏臉師”這一新職業(yè),其主要工作是設計虛擬人的外在形象?!霸钪娴陌l(fā)展的進程中,感官體驗性會很重要,元宇宙進一步加大了對于美好事物的構建,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對于頂級的美學人才的需求會大幅增加?!?/p>

與此同時,部分通過技術可以取代的職業(yè),或將在元宇宙愿景實現時消失。沈陽認為,屆時不同國籍的人交流將不會存在語言障礙,“你說中文,和你聊天的人直接聽到的就是英文”,翻譯不再被需要。此外,一些虛擬人、機器人可以替代的秘書、售貨員、導游等職業(yè),也將可能消失。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4958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1-11-09 11:44
下一篇 2021-11-09 11:48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