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狼2》之后,影視圈終于再度爆出一部極具感染力兼具高口碑的電影,如果你每天都有翻看公眾號的習慣,那么你一定時不時能在公眾號列表中看到它的身影。
沒錯,我說的就是它,《我不是藥神》。
面對這樣一部熱度極高的電影,從哪個角度切入才能在眾多影評,非影評類公眾號中脫穎而出?
公眾號「影探」從電影中選取了一個特別的人物,7月8號為粉絲推送了《<藥神>里這么多病人,他最讓我心疼!》,拿下又一個10萬+,收獲粉絲1500+贊。
除了《藥神》這篇文章,「影探」的推文歷史上還拿下不少優(yōu)秀的運營成績。
- 全網(wǎng)日均閱讀量百萬以上;
- 成為漲粉最快的影評領域頭部賬號;
- 2016年年底開始運營,如今擁粉近160萬。
這個專注于推薦最新國內(nèi)外影視作品,深度解析經(jīng)典電影,并深受粉絲喜愛的公眾號,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1
找準切入點,收獲第一批種子用戶
如今的百萬大號,關鍵的第一批粉絲是如何積累的?
1.“好的內(nèi)容,能產(chǎn)生千軍萬馬之力”
影探的第一批種子用戶得益于2016年開播的神劇《西部世界》,開播后因為此劇腦洞巨大,明線暗線交織,導致一集就被吹爆。
「影探」借著這個機會每集都會展開超深度解析,在各個大平臺(知乎,豆瓣,虎撲等等)同步解析劇情,讓美劇圈網(wǎng)友養(yǎng)成了不看解析就看不懂劇的習慣,就這樣積累了第一批種子用戶。
2016年解讀《西部世界》時,雖然閱讀量不高,但團隊發(fā)現(xiàn)每發(fā)一篇文章就能漲粉幾千,于是把這個數(shù)據(jù)記在了心里。
等到2017年《權力的游戲》回歸時,他們便“照葫蘆畫瓢”,解讀“權游”每集劇情。因為沒人這么干過,而劇迷需求又很旺盛,所以當時單篇文章都能加粉1萬多,其中很多還是慕名而來。

這個系列他們總共寫了十篇,也就是漲了大概10多萬粉!
此后「影探」善用全平臺分發(fā)的渠道做好內(nèi)容和品牌推廣,他們認為“各個自媒體平臺是性價比最高的漲粉渠道?!?/p>
2.保持探索的節(jié)奏,找到自己的特色
「影探」以寫美劇起家,國內(nèi)同類賬號主要是以寫電影為主。所以他們很好地避開了一個比較飽和的競爭賽道。
而美劇相對來說資訊難以整理,劇情冗長難以概括,粉絲有看劇的需求,而市場沒有類似賬號來滿足。「影探」正好彌補了這個推劇的空白,就順勢做大了。
在一年多的運營時間了,公眾號其實也經(jīng)歷過運營策略上的調(diào)整。
從主寫美劇,拓展到美劇與電影平分秋色,如今又在拓展國產(chǎn)影視影評。

運營者之一“探長”告訴西瓜君,這么做既擴大了寫作范圍,也拓寬了粉絲邊界,增加院線電影的比例有助于擴大影響力。
2
新話題要快,老故事要深
在出爆文方面,「影探」雖然有粉絲基數(shù)做保證,但在內(nèi)容制作上并不馬虎,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用心。
1.爆文的創(chuàng)作心得
以3月這篇觀點另辟蹊徑的爆文為例。
幾個月前王寶強領了金掃帚獎,因為當時正好有馬蓉上訴一事,所以他們倆又一次上了熱搜。
借著熱點,「影探」從電影人的角度寫了一篇人物稿《他,可能是整個娛樂圈最干凈的男人》,扒了王寶強從影后的所有作品,讓網(wǎng)友能從另一個側面更好的認清楚一個人。這篇文章因為題材很熱加上角度新穎,最終轉發(fā)2萬次,閱讀量近57萬。
另一篇資訊類文章《史上最燒錢的電視劇,看標題我就準備等》,借勢亞馬遜翻拍《指環(huán)王》熱點,回顧了指環(huán)王的輝煌,探討了翻拍的愿景。
因為原作的知名度以及事件的重要性,加上內(nèi)容比較詳實,粉絲們也轉發(fā)了3萬次。
“總的來說,想要成為爆文,題材、內(nèi)容、方法都缺一不可,但是都做好了也不一定會爆,最終還是需要一點點的運氣?!?/p>
2.密切關注影視類信息,解決素材問題
探長告訴西瓜,想要文章有料有吸引力,首當其沖是提高搜索能力。
「影探」寫作題材很廣,各個國家都有涉獵,因此各個社交平臺(微博,微信)、搜索平臺(谷歌百度)、口碑平臺(豆瓣、貓眼、imdb、爛番茄、Metacritic),不論國內(nèi)外都會刷上一遍,這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每日必看。
其次要靠平時的閱讀積累。所有同類賬號都要求編輯關注,沒事就看,一是提供思路,二是作為日常積累。
那么,一篇文章成稿大概要經(jīng)歷什么過程呢?以影視劇評類推文為例,探長一般會這么做:
- 先搜集相關資料,包括主創(chuàng)采訪、相關通稿、各種預告特輯,對作品有了大概了解之后,再開始看片;
- 邊看邊寫一個零碎的觀后感,整理出一個粗框架;
- 接著會到各個平臺搜集評論,看看大家的關注點在什么地方;
- 再就是確定文章的切入角度、整理思路、成文。
其中最為費心思的當屬找角度、理思路和起標題。
3.常見選題之外,還需擴寬選題方向
影視號選題可涉獵范圍是不是很窄?探長說其實在實際選題中:
“影片推薦、影視評論、人物挖掘、片單影單都是基本款,更寬的選題還可以涉及新聞向、社會向以及情感向;而確定粉絲喜好,最直觀的就是看數(shù)據(jù)反饋,當然也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去做用戶畫像,有種邊考察邊想象的意思?!?/p>
電影數(shù)量有限怎么辦呢?他的心得就是新話題要快、老故事要深、內(nèi)容盡量做到深度和趣味結合。
「影探」目前有三位編輯,探長搞深度,小影走詼諧,小探玩煽情。風格各異,形成了“多元化人格化運營”特色。
“不會勉強編輯走不適合自己的風格,也能讓粉絲各有所愛。當編輯認定了一條路,我們就會在配圖,排版,潤色各個方面配合其風格做出調(diào)整。”
探長說,寫稿子的過程中,不論是找選題,確定好的角度還是討論標題,其實都比較費腦,好在有一個很給力的團隊讓他們能夠堅持走完每一天。
采訪最后,探長總結了影評類公眾號運營需要把握的幾大關鍵要素:
- 一定要關注所有同類賬號,避免觀點相似,風格相似;
- 要有充足的時間積累知識,以免書到用時方恨少;
- 文章的風格要有亮點,比如「影探」編輯小影每篇文章的表情包用的很6。
對非影評類公眾號而言,它們其實同樣適用。
文:虎牙@西瓜君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產(chǎn)品運營: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shù)據(jù)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chǎn)品發(fā)展的因素,實現(xiàn)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本文經(jīng)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product/1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