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靈:滴滴暴跌20%,強監(jiān)管下滴滴何去何從?

路透社報道:中國監(jiān)管機構以行動積極而聞名,但是在滴滴出行在紐約上市后僅兩天就宣布對其進行調查,即使是老練的投資者也感到震驚。

靈哥今天就帶大家完整的分析滴滴事件的來龍去脈,全文5000字,請耐心讀到最后。文后有規(guī)避中概股投資風險的一些實用干貨,歡迎閱讀。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滴滴在發(fā)給路透社的聲明中稱,“在IPO之前,滴滴對網信辦分別于7月2日和7月4日宣布網絡安全審查和暫停中國新用戶注冊,以及將滴滴出行從中國的應用商店下架的決定一無所知。”

而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一的特別報導,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在美國上市前幾周,相關單位已經建議滴滴推遲首次公開募股(IPO),并對其網絡安全進行徹底的自我檢查。

但滴滴出行最終在當局沒有直接下令叫停IPO的情況下,選擇了繼續(xù)推進。

滴滴給出的狡辯理由,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是,滴滴從不同監(jiān)管機構收到不同的信號,有的機構是認可滴滴盡快上市的。

所以實際上事情已經很明朗,滴滴在多重監(jiān)管主體間,在中國監(jiān)管機構和美國資本市場間的信息不對稱中游走,最終做了一個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決定,而這個決定觸怒了官方,不可避免招致了監(jiān)管當局快速和憤怒的出手。

從中國監(jiān)管當局角度,首先滴滴應該進行網絡安全的徹底自查,消滅隱患。其次在中美對抗的大背景下,中國當局當然屬意的是中國核心資產在香港或者科創(chuàng)板上市,而不是在美國。

但從滴滴和背后的投資人角度,科創(chuàng)板是根本不會考慮的,香港市場固然不錯,但香港的監(jiān)管標準也較美國高,而且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較大。而時間并不站在滴滴這一邊,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即使是冒著被美國投資人集體訴訟的風險,也要在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盡快放飛自我。

滴滴被審查后,網絡上紛紛傳聞是因為滴滴把數據打包賣給美國,這其實就和之前美國人說Tiktok數據會被中國拿走一樣都太膚淺了。企業(yè)本身也好,企業(yè)背后的資本也好,是沒有可能用這樣小兒科的手段去獲利的。

2020年6月1日,《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正式實施。這部新制定的法律在第二條寫的很清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以下簡稱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按照本辦法進行網絡安全審查。”

也就是說一旦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滴滴不是僅僅保證自己開發(fā)的軟件沒有隱私和安全問題就可以,滴滴還需要確保其購買使用的軟件和硬件都沒有問題。

所以《華爾街日報》的分析文章認為,一旦審查開始,過程可能持續(xù)數月,涉及到十幾個政府機構,包括公安,國安和發(fā)改委等。

中國互聯網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隱私保護,所有的各類用戶隱私信息數據在被各種盜用,明碼標價出錢買賣。

所以先不談中美對抗這樣的大背景,即中國如果要建立一個和歐洲美國相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體系,現在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是不合格的,從軟件到硬件到監(jiān)管都需要深遠的調整和整改。

而滴滴無疑是等不了的,美股的盛宴受到加息預期的影響可能隨時會結束,滴滴的投資人是一定要趕上這最后的流動性泛濫。

而從中美對抗的大背景,對滴滴這樣企業(yè)的前景也是極不明朗的。

13年的時候中美簽了跨境監(jiān)管合作的備忘錄,備忘錄規(guī)定可以向美方審計監(jiān)督機構提供審計底稿,前提是要中方審核同意。但是美國法律是規(guī)定PCAOB(美國上市公司審計監(jiān)督機構)是有定期查閱審計底稿的權利。

也就是說美方一直希望通過查閱審計底稿來了解中國深層次的數據,中國當然是不樂意的。但之前臉還沒撕破時,那就大家都游走在灰色地帶。

中美撕破臉之后,特朗普政府借瑞幸咖啡坑了美國普通投資人名義,搞了《外國公司問責法》,目的就是針對中國的上市公司。核心內容就是如果一家外國公司連續(xù)三年未將審計底稿、及其他相關數據交給美國(PCAOB)檢查,那就應該立刻摘牌。

于是中國方面在2020年開始就更進一步就通過立法的手段通過各類國安法令,用法律手段防微杜漸,繼續(xù)要求把相關數據提交給美方必須得到政府批準。

拜登政府上臺之后,兩國商務部也據說有意愿要成立一個雙邊框架小組來探討解決問題,但現在中美雙方連兩國首腦都還沒見面,所以很明顯,對于企業(yè)來說,兩國官僚的共識短期是指望不上的。

美方當然知道中方禁止把數據交給美方,所以反華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6月就呼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應該阻止滴滴上市,除非它采用與其它美國上市公司相同的審計標準。

從滴滴角度,很明顯作為一個中國企業(yè),在上市合規(guī)問題上,他無法去站美國隊(根本做不到),但是滴滴也不愿意去站中國隊(接受主動審查,遙遙無期合規(guī)之后,估值大打折扣再去上市)。資本無國界,資本的想法當然是要占盡便宜,逃脫義務。在資本上要占美國流動性極好的金融市場的便宜,在實際業(yè)務上要占中國龐大的市場的便宜。

在一個稍縱即逝的窗口中,滴滴沒有猶豫,選擇了上。

防微杜漸的金融戰(zhàn)

美國的金融霸權是一種定價權,也是一種話語權。在看好新興市場某一塊資產的時候,華爾街可以唱贊歌,華爾街的基金先進去了,然后新興市場本地的錢,散戶的錢都會被吸引進來接盤。等到玩的差不多了,華爾街操縱媒體一個變臉,首先跑路賣的是華爾街,等賣的差不多了,又可以反手通過賣空獲得下跌的第二筆利潤。

小到具體的一只股票,大到一個國家的貨幣,比如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泰銖,都可以這么操作。

自從中美關系惡化以來,美國部分政客號召開打金融戰(zhàn),號召讓中概股公司摘牌,號召沒收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號召禁止美國資本投資中國企業(yè)等各類奇葩的聲音傳出之后。中國就要為破除美國的金融霸權做準備,這其中數字貨幣,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塊,資本市場是另外一塊。

開設科創(chuàng)板,港股允許同股不同權,目的就是要和美國的資本市場競爭,很明顯科創(chuàng)板是承接硬核科技去的,而港股是去承接各類的互聯網資產。

在美國搞亂香港,中國不得不通過國安法立法整頓香港從而帶來大量富人資金轉移到新加坡,紐約,倫敦之后,港股就被重新定位成要和紐交所納斯達克競爭的市場。

要考慮極端情況,如果美國真的要跟中國打金融戰(zhàn),比如美國利用長臂管轄,雞蛋里挑骨頭凍結某些中國在美國的資產,那么同樣中國也可以雞蛋里挑骨頭去凍結某些美國在中國的資產。

舉個例子,特朗普政府在和中國打貿易戰(zhàn)時,CNBC就報道過支持共和黨的美國非上市公司首富科赫家族的一個高管在中國出差時,在出關時遭到了情報人員的調查。科赫工業(yè)在中國雇傭了十幾萬人,擁有巨大的商業(yè)利益。CNBC評論說,這是中國通過科赫給特朗普政府的一個警告。

這是實體的例子,但在金融方面中國的籌碼就不夠多,除了仍然依賴美元之外,就是上百個中國最好的上市公司在美國上市,定價權話語權完全被華爾街掌控。

從中國角度,中國的核心互聯網資產最好都在香港上市,而美資必須要投資到香港來才能享受到中國互聯網的紅利。

簡單來說,美國政治精英試圖玩的游戲是脫鉤(de-coupling),中國要把水攪渾,要讓中美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分不開,但同時中國還保留對等的制裁能力。

美資在香港越多,中國手上的籌碼越多,也才可能避免美國的某些反華政治精英走極端。

但這么一年下來,真正聽話的是快手,老老實實在港股上市。而滴滴,滿幫,Boss直聘這三家公司都在近期跑去了美國上市。

這對于監(jiān)管層肯定是火大的不得了,滴滴在國內是拉人的老大,滿幫則是國內拉貨的老大,Boss直聘現在是招聘業(yè)的老大。這幾家公司都是基礎信息行業(yè),滴滴和滿幫掌握了中國人的個人出行和貨運物流數據,不僅是掌握了隱私,而且實際上掌握了中國的實時各地區(qū)的經濟狀況。

個人工作信息的數據也非常敏感,如果美方情報機構要發(fā)展人員,通過個人工作信息可以完整通過大數據勾勒篩選出最符合發(fā)展的對象。

這幾家公司無論如何都應該在香港上市,這樣在監(jiān)管上才能從業(yè)務到資本形成一個閉環(huán)。但這幾家機構不約而同在近期密集卻選擇了在美國上市,無論是什么原因,無疑是站錯了隊。

滴滴還有沒有未來?

沒有哪個公司是像滴滴這樣從一出生就有如此多爭議的。

我們把滴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重金補貼階段。在這個階段,滴滴通過資本優(yōu)勢進行巨額補貼從而擠垮黑車和各個城市的出租車公司,一度引起各地出租車公司罷工。

這種巨額補貼實際上就是一種不正當競爭,但是一方面中國發(fā)展太快,很多法律法規(guī)跟上的太慢。另外一方面,各城市的出租車公司本身也廣為群眾詬病。

滴滴在當時一方面抓住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輿論制高點,另外一方面實實在在抓住了當時出租車行業(yè)的軟肋,抓住了部分用戶不滿和市場提供者缺位的一個利基市場,從而成功的逼迫政府讓步于資本。

第二個階段,壟斷階段。滴滴一邊收編黑車司機,一邊通過并購吃掉了快的和Uber,從而形成事實上的壟斷。這時候滴滴就開始提價,在掌握定價權之余,并收取20%到30%的巨額傭金。

一個軟件撮合平臺,卻要收取如此高的傭金,想當年滴滴就是用出租車行業(yè)的高傭金從而站在道德制高點的。

出租車管理行業(yè)有千般的問題,畢竟是屬于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務范疇。如果出現任何問題,是有投訴仲裁的渠道和機制的。滴滴形成事實壟斷之后,實際上就掌控了出行行業(yè)的仲裁權和管理權,在享受巨額利潤的同時事實上扮演了政府的角色。

于是本屬于公共事務范疇的出行行業(yè)被資本化了。

那么獲得了壟斷地位,獲得了高額利潤的滴滴去干什么了呢?實際上什么都沒干,而是利用壟斷地位各種壓榨供應商,司機和消費者。比如大數據殺熟,不同的手機會出現不同的價格,越是老用戶,價格越高,手機越貴,價格也越貴。

第三個階段,出事階段。把利潤留給自己,把責任扔給社會,這種做法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滴滴很快遭受了連續(xù)兩次的司機惡性殺人事件,從而從高光跌落神壇。

從招股書上來看,滴滴中國總交易額最近三年持續(xù)萎縮,從2018年的2044億跌到2020年的1890億(有疫情影響的原因)。另外滴滴的交易頻率是下降的,這也意味著滴滴這三年的客單價是在上升的。

也就是說滴滴拿著壟斷帶來的巨額利潤這三年并沒有做出什么名堂,既沒有在國際市場獲得太大的進展,也沒有在其他業(yè)務上獲得進展。無論是之前鼓吹的無人駕駛,還是最近為了上市拋出的造車的概念。

所以滴滴和其他如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是不一樣的,阿里騰訊都是有投資在硬核科技上的,比如阿里替代了Oracle的數據庫,這不僅造福一家公司,而是造福了整個互聯網行業(yè)。巨頭是在把手伸向大媽的菜籃子才惹起了社會輿論的眾怒。滴滴卻不是這樣,滴滴的商業(yè)模式從頭到尾就是把公共福祉行業(yè)變成私人的壟斷獲利。

滴滴所處的行業(yè)同時具有公共服務和商業(yè)的屬性,所以在追求可持續(xù)發(fā)展,追求合理利潤,必須和社會責任進行平衡。

在這方面,中國政府對待三大運營商的策略可以借鑒。3G的時代,中移動一家獨大,中國政府曾經把3G最成熟的技術給了聯通,而讓中移動去承擔最不成熟的國產3G標準TD-CDMA。

國家的監(jiān)管目的并不是要搞垮企業(yè),而是要形成可控的安全標準,鼓勵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這其中最理想的情況是三家以上的競爭主體,因為兩家會形成價格同盟,形成事實壟斷。

滴滴仍然占據出行這塊利潤豐厚,增長迅速市場的領頭羊接近壟斷的地位。在競爭中卡住了很好的身位,如果滴滴能回到初心,平衡社會責任和商業(yè)利益,那即使有新玩家入場挑戰(zhàn),那么滴滴不失三大運營商中移動那樣的地位。

否則,社會主義的鐵拳從來都不是說著玩的。到底是用戶離不開滴滴,還是滴滴離不開用戶,我們拭目以待。

(正文完)

關于中概股的投資風險規(guī)避

滴滴今天最終收盤跌差不多20%,靈哥財富課的會員們卻未受損失,這是因為6月28日滴滴上市前我專門在我的知識星球提醒不要買滴滴。

丁辰靈:滴滴暴跌20%,強監(jiān)管下滴滴何去何從?

滴滴監(jiān)管事件反映了投資中的一個普遍性問題,即如何避免這類黑天鵝事件帶來的風險。

我跟大家主要談的是要分清是否是限制條件的徹底改變還是誤殺。

1. 是否是限制條件的徹底改變

我來舉個例子,知名的一家電子煙企業(yè),當下已經跌到了8元多,我在3月30日的知識星球中就提醒了關于牌照這一重大限制條件的改變。

丁辰靈:滴滴暴跌20%,強監(jiān)管下滴滴何去何從?

如果你不確定怎么辦?或者你沒有我這樣獨家信息源怎么辦,那么不參與所謂的博反彈就是最好的策略。

2. 誤殺

誤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該黑天鵝事件不實質影響該企業(yè)的基本面,比如幾年前渾水做空新東方,那個報告錯漏百出,在中國的人都知道新東方當時有多火爆,所以遇到那樣的情況,大跌就是大買的機會。

還有一種情況是被拖累,無論是中美貿易戰(zhàn),還是中國反壟斷,加上這次的安全監(jiān)管事件,都會無辜錯殺一些企業(yè)。但每一次的錯殺,其實都是撿便宜的機會。

滴滴事件后續(xù)投資策略

首先,滴滴跌20%才剛剛開始,后續(xù)會有一個陰跌的階段,考慮到審查很可能將持續(xù)半年以上,而半年之后滴滴還面臨著前期機構投資人的解禁潮,所以現在一切都不夠明朗,不妨持幣以待。當滴滴完成了安全層面的合規(guī)審查,那必然股價要迎來一波反彈。我會密切關注這個時間點。

其次是涉及網絡安全技術服務,涉及國產替代的公司很值得關注

—— 如果覺得文章還OK,請轉發(fā) ——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yè)干貨!

PS:本司承接 小紅書 / 淘寶逛逛 / 抖音 / 百度系 / 知乎 / 微博/大眾點評 等 全網各平臺推廣;

咨詢微信:139 1053 2512 (同電話)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fā)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4246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1-07-07 08:55
下一篇 2021-07-07 10:56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