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投資女王徐新: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徐新在風投行業(yè),一直有投資女王之稱,尤其在消費領域。在早期對于非共識項目敢于下重注,持有時間足夠長,對賽道理解足夠敏銳深刻,以及此前成功投資的京東、網易、美團、趕集、益豐大藥房、BOSS直聘等行業(yè)頭部,都讓她在創(chuàng)投圈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看起來頂流、強勢的另一面,徐新也足夠坦誠和接地氣,比如敢于復盤自己的一個個投資失誤,真正下鄉(xiāng)到農民家同吃同住感受下沉生活,有鮮明的創(chuàng)始團隊喜好厭惡……所以在兩者結合下,她新決策的每筆投資或者每次趨勢分享,都會引發(fā)行業(yè)的跟風研究或者某種躁動。

在幾天前南京大學120年校慶活動契機中,徐新又一次難得出來做了70多分鐘的深度分享。

相比此前一些重要商業(yè)活動,這次她更多談到了自己的成長、投資的成敗得失、如何構建框架體系和看待實體的未來方向,不僅對投資人深度沉淀,實現時間、認知復利有所裨益,也為行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了犀利和宏大的視角,把事情真正做足做大!

截取精華內容,與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人共享!

分享 | 徐 新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你無論在感情還是事業(yè)上都非常勇敢和獨立自強。你在南京大學的時候有沒有特別難忘,對你影響特別大的老師?

徐新:有一個黑人老師叫Donda West,我印象特別深刻。當她走到教室的時候,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就直接在黑板上用英語寫: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一個人生奇跡,在過去五百年沒有一個人像你,在未來五百年也沒有一個人像你。

我當時一聽就震撼了,我是在四川一個山溝里長大的,來到南大以后老師跟我講這樣的話特別受鼓舞,后來我畢業(yè)論文也是寫的黑人文學,因為特別喜歡她。

當時還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Donda Wes是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孩子,那小孩挺調皮的,經常在地上跳霹靂舞。我當時就問老師,為什么給兒子取一個都不知道怎么發(fā)音的名字?Donda West說這就是獨特的地方,大家就可以記住他了。

后來我跟Donda Wes失去聯系,過了很多年以后,在南大有一次演講就提到她,后來我們的一個輔導員說,“Donda West的兒子出名了,現在是一個唱rap的明星”。

后來我一查才知道是Kanye West(侃爺),所以我覺得Donda West的教育方法真是挺管用的,它給孩子賦予絕對的信任,還是挺厲害的。

主持人:你是學外語出身,現在在風投行業(yè)叱咤風云,在不同的行業(yè)里探索嘗試,你覺得在職業(yè)生涯當中有沒有對你影響特別大的人?

徐新:其實爸爸對我人生的影響特別大。我爸爸是一個農民家的孩子,他們家四個小孩就他一個人考上了大學,后來一直提升到副部級干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爸爸是一個四川汽車制造廠的廠長,那個廠在一個山溝溝里,大概住了1000個工人,3000戶人家。

廠長就像一個小社會的家長,大家有什么事都來我家找我爸,而我的任務就給他們端茶倒水,然后坐在那聽。所以我覺得人生第一個MBA就是爸爸教我的,從他那學到了挺多東西。

我爸爸本身是一個非常有上進心的人,小時候很困難沒有肉吃,很長時間都需要憑票供應,那時候肉好像一人一年才半斤,所以人長得又黃又瘦。我爸就去河里釣魚,所有的爸爸都去釣魚,回來的時候通常是釣得最多的走在后面,他經常是走在最后的那個。他干什么事情都特別認真,特別動腦筋,會有很多方法。

他也是一個責任感很強的人,可惜我爸爸沒有創(chuàng)業(yè),如果他創(chuàng)業(yè)一定會非常成功。他特別有洞察力,就是那種殺手直覺,經常問一些問題都是第一性原理的,在早期對我影響非常大。

比如前段時間他還在跟我弟爭論,如果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那第一大市值A股企業(yè)的不應該是茅臺……

在做投資以后,巴菲特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巴菲特這本書(The Oracle Speaks),我天天放在身上,一出差就看,別人問你怎么老看同一本書?我說書是一樣的書,但是我進步了,感知不一樣了。這本書像圣經一樣,要經常讀。

其實我特別羨慕他的生活方式,你要知道他在20歲的時候就搞明白了時間的復利這件事情。而且他從20歲開始compound,就找那些好公司,找好的賽道,長坡厚雪;然后他的生活方式也非常讓人羨慕,每天看五個小時書,跟他喜歡的CEO打兩個小時電話,這樣的事情做了幾十年。

從20歲做到92歲,他有70多年時間compound,所以他變成世界上財富最多的人,雖然他后來都捐了,但真的是對我影響非常大。

他說了很多話,不僅僅是關于投資的,還有生活和婚姻。比如他說你最重要的角色,是跟誰結婚。還有說婚姻找配偶最關鍵不是智商、不是財富,最關鍵是期望值要低,他挺幽默的。

他還講到了公平,對我挺觸動的。他說如果你是一個沒出生的嬰兒,讓你來設計社會制度,但有一個前提條件你不知道自己會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

那你一定是希望它很公平!所以他就把財富全都捐了,他不相信小孩都有一個“子宮彩票”,財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這對我影響非常大。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如果大家要看巴菲特的書,其實可以看他的年報,從1956年開始,他每年都給股東寫一封信。

看他的書就像跟老朋友對話一樣,你會覺得很愉悅。有的時候做投資挺孤獨的,我們很長期,也很Discipline,但你看巴菲特的書,就會覺得他好像是跟你同行的。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你是外語專業(yè)畢業(yè)的,現在從事風投行業(yè),中間在銀行有工作過一段時間,在不同的領域轉換當中,你是如何保持一直在學習迭代的呢?

徐新: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風投是靠眼光賺錢的,要在很短時間內要掌握一個行業(yè)。人家可能干了幾十年,你可能在兩三個月時間內就要做決策,那靠什么提高認知,怎樣習得每個行業(yè)。

我在投資行業(yè)做了26年,其實很多東西是從自己犯的錯誤中學習來的。

我犯第一個重大錯誤是什么呢?就是偉大的公司拿的時間不夠長。因為基金生命周期有限的,最長的就12年。

這樣你就沒有賺到時間復利的錢,解決方法也很簡單,我們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做了一個28年的基金,一直拿著,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犯的第二個重大錯誤是什么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是你去看一家公司,就愛上這家公司了,然后等你把錢給完,心就開始往下沉了。

那怎么才能既看到了樹木又看到了森林?我們總結了三段論,第一要研究winner pattern study,也就是贏家法則,搞清楚偉大的公司長什么樣;

第二要做消費者深度洞察;第三要把森林里的每棵樹都拿來看一下,你能看到足夠多的樹,心里就有一片森林。

我其實特別想詳細講一下每個點:

首先,你怎么做winner pattern study。你要研究贏家和他的歷史。舉個例子我們很早投了京東,也投了很多零售企業(yè),都挺成功。

比如我們比別人更早看到生鮮電商春天的來臨,早投了12-18個月。為什么能比別人更早呢?是因為我們把零售的winner pattern研究透了,包括把所有零售行業(yè)偉大的創(chuàng)始人傳記全部看了,把他們的年報全部看了,從亞馬遜到沃爾瑪,到Costco,到7-11,到Aldi,到Walgreens,全部都看了。

看完后我們得到一個觀察,品牌跟渠道的博弈誰會贏?就像可口可樂跟沃爾瑪去PK誰牛?最后我們發(fā)現你要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復合增長的力量。

那么品牌它怎么才有力量呢?你要有三個control:第一要控制自己的產品;第二要控制自己的渠道和門店,不管是加盟還是直營;

第三一定要控制消費者心智;怎么控制消費者心智?做了這么多研究,我們的感受是你一定要密集開店,要讓這個城市里20%的人口天天看到你,你就開始變成一個品牌。

當50%的人天天看到你,你就是很牛的品牌,比如當你喝咖啡的時候第一個品牌想到誰?

不管是Costa,還是星巴克,它們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嗎?肯定不是。但是人們?yōu)槭裁磿氲剿鼈儯驗樾前涂说觊_得到處都是。

通過研究Winner pattern,我們先看到了生鮮,因為生鮮這個賽道太大了,但互聯網滲透率又很低,所以今日資本就投了很多家,這是我們好的經驗。

但我們也有失敗的教訓,就是當我第一次見到張一鳴的時候,他要價70億美金,我一聽就嚇了一跳。因為我投的是中早期,沒見過這么要價這么貴的項目。

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我沒有看懂。有句話說的好,你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

什么時候我看懂了,在我們研究內容和廣告模式的時候。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每個季度有一個Quarterly Earning Announcement,我記得當時他說以后的內容不再是search,它是以feed流的形式分發(fā)給大家。

就是說,它即使是廣告,你的內容也要做得好看,因為廣告會無縫鑲嵌在內容feed流里面。當時一看這個,我就知道抖音是怎么回事,但明白得太晚了,抖音已經翻了五倍了,就miss這個機會了。

所以你看有好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所以現在我們不管什么東西,首先做winner pattern研究,把創(chuàng)始人演講全部看一遍。

我們當時有個實習生,讓他把黃崢的演講全部打出來,然后他只打了800頁,被我fire掉了。為什么?因為全部演講是2000頁,2000頁跟800頁差別是非常大,所以你一定要追求真理,每顆石頭都翻開來看。

黃崢在他的演講中說,拼多多是Costco+Disney,Costco我理解是零售,但為什么敢叫自己Disney,它們不是賣便宜貨的嗎?Disney不是給人帶來快樂的嗎?

聽完他這個話,我們就去做了用戶訪談,打了非常多電話給三四線40-50歲的人,原來真的是給他們帶來很多快樂。

第一個是貪便宜的快樂,第二是玩游戲的快樂,他們這些人一輩子沒有玩過游戲,拼多多上的“多多果園”,他們都會覺得玩的好快樂。

第二點是做消費者洞察。我們每年訪談2000個用戶,除此之外我們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深入下沉市場。

為什么會miss掉拼多多?我們都投了京東、唯品會,賺了很多錢。拼多多是電商,你說錯過抖音可以理解,因為我們對內容不熟悉,這個錢不該我賺我認了。但拼多多是我們能力范圍之內,為什么會miss掉?

所以我們覺得還是不太懂低線人民是怎么生活的。我們以前給他打電話、一對一訪談,都是隔靴搔癢、不解決問題。后來我們就做了一次下鄉(xiāng),就是真正住在人家家里。

我們當時選了安徽省蚌埠固鎮(zhèn)的張家村,一共四家人。我們一家住兩天,就跟著媽媽去買菜,送孩子上學,然后跟她父母聊天,跟她閨蜜做小的focus group。我們做完這個以后,好像是過了她們四個人家的生活一樣。

當時有個非常震撼的東西。我們要回答第一個問題是,這些人有沒有錢消費升級,第二他們的時間花在哪里,錢花在哪里,他們的焦慮是什么,渴望是什么。

弄完以后我們發(fā)現,他們其實沒有錢消費升級,那時候我就特別理解,真正的中產階級其實就是三億多人,而中國有十四億人,那十億人其實沒有錢消費升級的。

我在他們家里發(fā)現,怎么有這么多臉盆,不是有淋浴嗎?實際老鄉(xiāng)洗完臉的水舍不得倒掉,用來沖馬桶。包括他們都是用的太陽能,早晨起來沒有太陽,要洗頭都是用冷水,所以我也用冷水洗了好幾天。但從那里我深刻地洞察到,其實真正的還是要讓這些中層以下的人變成中產階級,這個社會才有希望。

最后我想提一下企業(yè)家,中國還有很多品類的機會。你見一個企業(yè)家,看到先行者,并不等于最后贏家就是他,我們一定要把前20個都看完,然后來比較這些企業(yè)家。

比較企業(yè)家的時候,你要去挑選,看他們共同的點,第一看他有沒有殺手直覺,能否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第二他是不是善于學習;第三要看他是不是愿意分享財富。可能每一個企業(yè)家的性格是不一樣,他們都可以成功,但這三個是我們找到的共通點。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最近疫情,有很多朋友關心你之前在微信群團購的事情,我們也了解到今日資本在團購領域也下了重注,你目前是怎么看待社區(qū)團購這個領域?

徐新:社區(qū)團購我們是最早參與投資的機構,其實發(fā)明人是興盛優(yōu)選的岳總。我們在2018年9月見到他的時候,單月銷售是5000萬人民幣,但正以十倍的速度在增長,我當時跟岳總說,你采到“金礦”了。

我給了他兩個建議:第一,當品類機會來臨的時候,一定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第二,“鬼子進村打槍的不要”,因為你這個模式太優(yōu)秀了,如果人家知道抄你,就會有很多競爭對手。所以我們悄無聲息地發(fā)展了兩年半,期間我們五次加倉,本來只投700萬美金,后來加到1.65憶美金,我們還是蠻敢下手的。

這個模式是什么呢?它是一個預定+自提模式。

第一跟送貨上門電商相比,它好在節(jié)省了最后一公里配送費。配送費基本上要6塊錢,你平時買菜也就買20-30塊錢,那就心疼死了。

第二,跟門店相比它好在哪里呢?因為我是預定,今晚11點下單,明天中午11點去取。我在收到你的訂單后才去組貨,所以不會有浪費。而且生鮮賣的是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是會壞掉的,所以門店預測永遠不準,但是興盛優(yōu)選這個模式,它不用預測,就好在這里。

最終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模式,履約成本很低,一塊錢左右,但拼多多夠牛了4塊錢,阿里巴巴5塊錢,我們成本比它們低,而效率還高,今天晚上11點下單,明天中午11點就到了。拼多多、阿里到四五線城市,可能要三天以后。

而且這個模式非常適合做生鮮,因為這個品類好,生鮮特別高頻、剛需,我這個車裝菜可以正好把它裝滿,裝拼多多的襪子,裝阿里巴巴的衣服可能裝不完,因為沒有那么高頻。

這次疫情關在家里大家最缺的就是吃的,其它都不那么重要,所以這個模式天生有優(yōu)勢。

再說這個市場有多大,生鮮5.5萬億,帶上日用百貨,加起來接近11萬億。而且互聯網滲透率還非常小,像很多其他品類,電子產品已經到了50%-60%,服裝到了50%,但生鮮不到10%,所以它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我們非??春眠@個賽道。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你的商業(yè)直覺、商業(yè)眼光目前都是一流的,那您在投資之路犯過的最大錯誤是什么,又是怎么克服的?

徐新:最大的錯誤就是之前偉大的公司拿的時間不夠長,我做風投做26年了,首先偉大的公司本來就不多。

風投有一個特點,不管你投多少,最后真的幫你賺大錢的就是前3到前5個項目,基本上會貢獻90%以上的回報。

也就是說你的關鍵點是要投到那個偉大的公司,比如我們投到的京東、美團、BOSS直聘、益豐大藥房,運氣很好,企業(yè)家都很給力,關鍵拿的時間也夠長。

我們投資這么長時間,也掌握了足夠多的數據,其實會發(fā)現投資會有兩個關鍵點:

一是你投到偉大公司的頻次,這個看你能不能趕上技術創(chuàng)新的浪潮,我們很幸運,先趕上互聯網,之后是移動互聯網,現在又趕上AI,將來可能還有元宇宙。

二是投資強度,也就是你每一個項目能賺多少錢。在這里面要看你股份比例或金額是不是足夠大,以及拿的時間是不是足夠長。

在過去這些年,我們單一項目過10億美金回報的有幾個,通常拿的時間都很長,而且投資金額都很大。像京東拿了12年,益豐拿了14年,美團拿了10年,BOSS直聘拿了6年,因此特別能感受到時間的復利價值。

具體舉個例子,2008年左右我們投資益豐大藥,它屬于傳統行業(yè) ,并沒有趕上互聯網技術大浪。當時它有70家店,銷售收入2億,投完后拿了大概10年,當初投資成本是3000萬美金,后來市值4億美金。

10年間我們見證它成長為了一個全國性品牌,跟高總建立了很深的信任,也幫它招了CTO、COO等很多人才。

但后來基金10年到期了,就要賣了,我很舍不得。

我們當時已經把winner pattern研究完了,把Walgreens傳記和年報都看完了,發(fā)現藥店真的是一門好生意,越老越值錢。其中我們就看一件事情,就是老店同比是否持續(xù)增長,而投資益豐的十年一直在增長。所以我們后來又成立了一個新基金把益豐接了過來。

我跟投資人說,你跟了10年,也賺到了錢,現在給你兩個選擇:如果你跟我一樣相信這是中國將來的Walgreens,現在它只值40億美金,將來可以值到100億美金,甚至200億美金,如果你相信這個,那就跟我們一起再拿10年。

如果你套現,我們就找人幫你買。70%的人都覺得10倍夠了,不想再玩要走,還有30%的人跟了我們,我們自己10年賺的錢一點不套現,繼續(xù)再拿10年,這需要非常強的信念。

這個決策非常重要,我們2018年做的這個決策,到現在也就是3年多一點,但是它幫我們賺的錢是之前10年的兩倍。這就是我說的時間的復利。

當你的規(guī)模大了,每年的impact增長是非常大的,所以偉大的公司不多,一定要長期持有,這是核心。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在這么長的職業(yè)生涯中,請問你投資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下背后的思考?

徐新:我覺得應該是京東。雖然美團錢更多,但對京東的貢獻更大。

我們投京東的時候還很小,只有5000萬銷售收入,當天見面我跟劉強東晚上10點一直聊到凌晨2點,我覺得遇到了一匹黑馬!

他為什么會打動我呢?主要就兩點:一是它一分錢廣告不打,每個月增長10%,這說明品類機會的來臨;二是老劉給我的印象是特別值得信賴。

我當時問他要多少錢,他說200萬美金,我說200萬美金哪夠,就給了他1000萬美金。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決策,其實你不需要做非常多重要決策,這個就是很重要和改變命運的。

拿到1000萬美金后,他膽子就變大了,步伐也快了,馬上做了兩個重大決策。而這兩個決策是老劉的“殺手”直覺。

第一,先擴品類。當時當當做電商很久了,用戶200萬,但一直沒擴品類,京東比它小很多,只有20萬用戶,但拿了我們的錢擴品類成長就很快。

第二,建起了配送站。之前用戶投訴80%來自配送速度太慢,所以說老劉決定自己建配送站,這就是他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我們的錢也給他撐了腰。

我們還提出拿18個點做期權激勵。我跟老劉說,一個小公司最大的瓶頸不是錢是人才,優(yōu)秀的人才要么自己創(chuàng)業(yè),要么幫大公司打工賺工資,為什么要幫你小公司打工,唯一能吸引他們的就是分享財富。

但這18個點要跟業(yè)績掛鉤,要舍命狂奔,5年計劃,前面四年虧損做增長,第5年才賺錢。

經過討論,老劉定了100%的年增長目標,結果沒想到,第三年就把第五年目標實現了。我們的期權要發(fā),但發(fā)給誰都不知道,每個員工都是新來的,但這18個點在當時非常重要。

還有我們幫他招了幾個關鍵的人。當時我跟老劉說,你看我給了你1000萬美金,你連個會計都沒有,我們要找一個財務經理。老劉說,你可以幫我找人,但是前提條件是工資不能比老員工高。

當時一萬塊錢一個月是最高的,我找來的陳生強要兩萬塊錢一個月,后來我跟老劉說,我也不想打折了,因為質量很重要。要么這樣,你出一萬我出一萬,我們兩個先用他一段時間。

結果過了三個月,老劉打電話說這兩萬塊錢的人就是好用,比五千塊錢的好用多了,你幫我多找?guī)讉€。然后我們就找來了徐磊、侯毅,徐磊現在變成CEO了,侯毅現在是盒馬創(chuàng)始人,這三個人都很厲害。

老劉也是一個學習能力非常強的人,我們跟所有創(chuàng)始人都說,要做管培生計劃,學習寶潔,要做校園招聘,學習華為,但老劉執(zhí)行力是最強的,他的管培生做得非常好,京東后來發(fā)展速度很快,跟用人、管培生計劃、校園招聘有很大關系。

包括關鍵時刻我們沒有慫,當競爭對手跟京東打價格戰(zhàn)的時候,我們給了五次過橋貸款沖上去,先是跟新蛋打,后來跟亞馬遜打,再是跟蘇寧打。

京東在2008年剛開始融資的時候,金融危機就來了,老劉當時見了大概有30多個投資人,就是不給錢,投資人說你的毛利率太低了。老劉有一撮白頭發(fā),就是那段時間嚇的,因為如果我們不給他這五次過橋貸款,真的就掛掉了。

人家說你膽子怎么這么大,這么多人都不投,你還敢不斷地給他過橋貸款。

我當時覺得,首先,老劉在做正確的事情;第二,大家都擔心為什么不賺錢?不賺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不斷地擴品類,一個品類擴進去要兩年才能賺錢;

第三要不斷地去新城市開配送站,一個配送站點城市,剛開始只有20單/天,要到2000單/天才能打平,這需要一年時間。

而京東是30個城市同時開,當配送站做起來之后,用戶就很愛我們,因為配送速度特別快,銷量也起來了。

建配送站是老劉的想法,我們的過橋貸款是他走過這段路的支撐。所以在品類機會來臨的關鍵時刻,一定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不能說競爭對手一打價格戰(zhàn)就慫掉了。它嘗到甜頭就會天天跟你打下去,就是它打你,你要還擊,沒有甜頭它就會停下來。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你是如何敏銳地捕捉到不同領域的趨勢、風口的?

徐新:首先,你要做大量的閱讀,而且要讀很牛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當你研究一個行業(yè)的時候,一定要把行業(yè)里最優(yōu)秀的前20名創(chuàng)始人全部聊完。然后對前5名中的3到5個創(chuàng)始人,反復、多次、深度地訪談他們。

比如說電動車誰最牛?肯定是造車新勢力的三個創(chuàng)始人李想、李斌、小鵬。當然王傳福,馬斯克也很牛,但不見得每個都找,每個都聊那么久,可以把他們的演講和書全部讀一遍。

第二,知識積累有一個時間的復利效應。我一直覺得知識這個東西特別好,你的靈感從哪里來,我覺得從好奇心里來。你一直保持一個強大的好奇心的話,你會一直捕捉真理,這不是功利驅動,而是好奇心驅動。

我們這行特別有意思,就是一直在尋找真理。你有時候會有心流的感覺,會感覺很幸福,因為你跟一個人聊完以后,會覺得好像找到了答案,找到了真理,但有時候,很長時間找不到真理,這也沒有關系,這個過程你在不斷的接近真理。

所以實現知識的迭代,要跟優(yōu)秀的人聊天,聽優(yōu)秀人說話,閱讀大量經典的書籍。

最近我聽馬斯克演講特別被打動,演講中提到他們做的Cyber Truck,成本會降到2.5萬美金,同比下降了70%。憑什么?憑的就是從第一性原理出發(fā)思考問題。

怎么樣才能降成本?他想到,造汽車最大的成本是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里面最大的成本是油漆車間,占65%的capex。第一干掉油漆車間,用材料原來的顏色;第二不搞弧線全是平板。第三不做焊接,直接用壓塑機一壓就行,縮短因焊接環(huán)節(jié)導致的存貨周期過長問題。

為什么傳統行業(yè)的人想不到,這跟算法一點關系沒有,完全是造車工藝,但是他就敢想降70%的成本,讓消費者受益,這個目標一定是顛覆整個行業(yè)的。

所以優(yōu)秀的人,聽他的演講肯定有收獲,因為第一性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我聽完后特別受啟發(fā)。我就跟投的做跨境電商,做服裝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說,服裝也是個傳統行業(yè),這么多年都沒有改革,你們能不能同樣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維邏輯把這個行業(yè)顛覆了。

所以回到這個話題,你的洞察:第一來自于你的好奇心。第二叫第一性原理,你要追求真理,另外要有足夠的耐心。知識是一個復利,開始是比較緩慢地往上漲,到最后會發(fā)現,你的好奇心會讓你讀很多的東西,然后會有更多的好奇心,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主持人:你是如何構建自己的價值投資體系,構建之后,如何像你和巴菲特那樣持續(xù)進化?

徐新:我們做風險投資,跟巴菲特價值投資有點不太一樣。價值投資核心的邏輯是買公司股票,價格要便宜,然后要有時間的復利。我們不一樣的是,賺的是增長的錢。投早期要靠眼光,就是找到一個大的賽道,找到一個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然后讓他舍命狂奔。

巴菲特可以管的錢更多,我們管的錢少,但我們成就感是很強的,因為我們在早期就可以幫企業(yè)成長。今日資本有三大法寶,就是幫企業(yè)搞定三件事,一是招合適的人,二是建立KPI文化,三是幫企業(yè)做品牌。這個我們做了很多,挺有成就感的。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體系,做上市公司投資是很適合的,我也很認同。但是,條條大道通羅馬,有的是靠便宜賺錢,有的是靠增長賺錢的。

但我覺得便宜只能便宜一次,比如說15倍的市盈率,從15倍沖到30倍,充其量就漲了兩倍。但盈利的增長是每年可以compound,是靠時間來賺錢的,所以我自己還是更喜歡做成長性投資。

徐新:錯過字節(jié)跳動和拼多多后,我總結了看公司的三段論

主持人:疫情影響下,你覺得數字經濟和傳統制造業(yè)如何做好銜接呢?

徐新:這是一個挺好的問題,數字經濟一定會影響到傳統制造業(yè),我們最近投了不少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為什么會漲這么快,其實它的核心就是數字經濟,以前我們投跨境電商,出口是賣給沃爾瑪或者亞馬遜第三方平臺,賣的就是便宜。

但現在不一樣了,時代賦予了大家新機會。第一,電商的滲透率會持續(xù)地增長。中國實物電商滲透率已經做到40%,美國才20%,歐洲更低。美國也會像中國一樣慢慢漲起來,特別是疫情以后,大家的生活方式都改變了,完全是數字化。

第二,新媒體會創(chuàng)造新品牌。什么是新媒體?以前的媒體是電視,所以猛打電視廣告,央視創(chuàng)造了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比如康師傅、蒙牛、伊利。但那個時代過去了,大家不怎么看電視了,現在的新媒體是什么呢?是短視頻。中國是抖音,國際是TikTok。企業(yè)要把抖音搞定,要懂內容營銷和算法。

所以我們最近投的企業(yè)家都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都不是內行,他們都是工程師出身。我現在覺得是工程師改變世界,因為他們懂算法,他們給行業(yè)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和改變。

第一,他們改變了產銷預測不精準,帶來的庫存問題。

服裝行業(yè)目前最大的風險是干了一年,利潤都在存貨里沒賺到錢,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你不知道消費者真正想要什么,以什么樣的價格,要多少量,所以每年有20%-30%是存貨,要清倉甩賣。

工程師用數據解決了預測不精準的問題。他們扒數據,用數據說話,哪個賣得最好就做哪個??赡芤粋€設計師三個月設計出來的東西,他30分鐘就爬出來了。然后在基礎上面做調整。

第二,新產品出來你怎么定價,什么是對的價格。

像ZARA是這么定的,一個新產品出來掛五個吊牌價,在五個不同的店里去賣,哪個店賣得最好就是哪個價,它也是測出來的。但線上也可以做A/B測試,把這個測精準,價格也是算法計算出來的。

第三,最大的成本實際是獲客成本。

而內容營銷獲客全是算法推薦的,抖音有廣告費不見得能花出去,廣告要好看才行,先給你推20個人,趕快讓20個人打標簽,看完播率夠大就給你推200個人,2000個人、20000個人、200000個人,這樣不斷地加碼上去。

所以核心是把內容做得好看,怎么才能好看呢?你要懂算法,不斷地讓數據來測,測用戶群,KOL、KOC,話術。

以前是請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意團隊,拍一個非常牛的電視廣告15秒,剪成5秒,但現在不是這樣,你可能要搞30條廣告來測數據,你要有內容營銷的能力,你要有數據測試的能力,所以我覺得數據在前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懂數據體就out了。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quan/6954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05-25 17:04
下一篇 2022-05-25 17:15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