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行業(yè)大變天,爆款全靠AI?

AI對于內容創(chuàng)作者來說,或許是需要努力夠住的“蜜糖”。

出品?| 微果醬(wjam123456)
作者?| 陳出木
題圖?| 文心一格

AI的發(fā)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似乎一夜之間便呼嘯而來。無論是資本的風向標,抑或是生活工作的輔助、流量口,還是茶余飯后的談資,人們都不約而同地加入了這場熱潮。

洶涌潮水之下,除了技術競爭的白熱化,內容領域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各種載體的內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AIGC(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成為繼UGC(用戶生產內容)、PGC(專業(yè)生產內容)之后的熱門內容生產方式。

在新時代拉開序幕之際,背靠國民App微信公眾號內容表現如何?

 

01#
AI繪畫是基操,規(guī)避版權深坑

公眾號和AIGC的“友好”關系開始時間遠早于當前的AI熱潮。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發(fā)布,并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掀起風暴。

而在此之前,2022年5月18日,知名大號“槽邊往事”發(fā)布文章《今天,是我畫的題圖》,開始用AI生成公眾號文章的封面圖和插圖。

圖片
圖源:“槽邊往事”

“槽邊往事”的作者和菜頭如此描述這件事情:

可能你已經注意到了今天文章的題圖,粗糙,古怪,但是又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生機,還有一點點熟悉的感覺。因為它的畫家是我本人,在多年之后,我終于可以在公眾號文章最后的版權項那里,寫上一行大字:題圖創(chuàng)作者和菜頭。

在文章中,他使用的AI繪畫工具是DALL·E mini,輸入“一棵黃色大樹位于藍色的湖水之中,天空有白云,梵高風格”的描述指令,AI經過15秒運算便給出了一系列結果。

最開始是為了規(guī)避版權問題,但在和菜頭上手玩了兩天之后,AI繪畫的驚艷效果讓他萌發(fā)了購買高性能機器,在本地部署一套AI算法,以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繪畫作品的念頭。至今,“槽邊往事”的題圖、插圖都大部分由和菜頭用AI工具創(chuàng)作。

在和平臺玩法做結合上,AIGC也有自己的版權優(yōu)勢。去年過年前,“槽邊往事”的文章封面圖都統(tǒng)一成了兔子的風格,并在獲得制作紅包封面獎勵之后,用AI創(chuàng)作了各種兔子形象來生成紅包封面回饋粉絲。

此外,和菜頭還準備了其他圖片供粉絲生成自己的紅包封面,甚至貼心附上《版權說明》,以減少可能發(fā)生的版權糾紛。

翻閱“槽邊往事”的歷史消息,可以感受到和菜頭對AI繪畫工具使用的熟練程度與日俱增,畫風越來越豐富,畫面細節(jié)越來越精細。

和菜頭并沒有固定用某一種AI繪畫工具,國內外均有之,出名的如DALL·E、Disco Diffusion、Midjourney,不出名的如CogView等,都在文章末尾占有署名一席之地。

在最近的文章中,Midjourney是主力,版本實時更新。和菜頭還在文末增加了AI繪畫欄目,展示創(chuàng)作成果。

除了“槽邊往事”,還有不少帳號也開始用上了相關的設計技術。比如今年以來熱衷于報告AI大模型成果的百度等企業(yè),官方公眾號文章配圖自然也成了展現技術水平的窗口。

在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因為圖片版權問題反復踩坑的時候,AI繪畫的出現無疑是天降神兵。在要求不那么高的封面圖應用上,AI創(chuàng)作的圖片顯然夠用,也確實能夠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掉傷筋動骨的版權問題。

而值得注意的是,AIGC的應用和影響并不止于此。

 

02#
微信內容生態(tài)皆可AI

在內容行業(yè),圖片只是其中一種載體,AI繪畫工具也只是AI應用的冰山一角。

以另一個知名大號“劉潤”為例,我們把AIGC放到整個微信內容生態(tài)來看——除了在內容創(chuàng)作過程中,使用AI機器人來尋找選題切入點和案例素材搜索,AI還能為不同形式的內容做些什么?

在圖文形式上,此前因為考慮到版權和匹配度等問題而極少配圖的“劉潤”,在用上第三方AI繪畫工具之后,文章的視覺美觀性也有了提升。

在音頻、短視頻等動態(tài)形式上,“劉潤”的AI嘗試從去年開始,集中在投喂過往素材復刻孿生數字人、文字驅動生成音頻兩大方面。目前,“劉潤”的同名視頻號中的口播視頻,基本都是由數字人出鏡完成,這些視頻的開頭都標注了“本視頻部分畫面使用了AI技術制作”的字樣。

根據“劉潤”團隊接受“見實”采訪透露的信息,原本一周拍攝一次,一次需要至少2小時、一周發(fā)6-7條視頻,使用數字人之后,一周可以發(fā)10條左右,節(jié)省了很多的溝通和拍攝成本,提高了內容制作效率。

此外,AI還可以運用在私域運營上。

“劉潤”團隊一直在測試用結合了ChatGPT的“小潤總”機器人,回答社群用戶的大量咨詢問題,解放運營人員時間。

在“劉潤”偏知識付費的變現模式下,團隊用公眾號文章、劉潤的著書、相關問答來對AI機器人做語料訓練,試圖讓機器人負責回答基礎通用型問題,讓真人老師回答更多專業(yè)問題,提升學員和老師的效率。

不過,他們也在訪談中表示,雖然反饋不錯,但更現實的問題是使用ChatGPT的成本高昂,“大概是傳統(tǒng)搜索引擎的1000倍,只有算出投入產出比后,才有可能真正投入到實際場景應用中?!?/p>

顯然,AI應用的可能性具備了很大的想象力,放諸微信內容生態(tài),乃至整個內容行業(yè),都能成為煽動海嘯的那只蝴蝶。

 

03#
AIGC入侵內容行業(yè),
是活水,抑或勁敵?

大眾對于AI發(fā)展程度的感知來自接收到的信息。

當隨便一個帳號都在寫AI,科技號寫AI技術有多牛,消費號寫品牌的元宇宙和AI產品有多酷炫,媒體號的標題是AI替代各行各業(yè)。于是,AI在大眾心里是炙手可熱的新事物,AI內容遍地。

實際上,這里應該分為兩個層面的內容,一個是以AI為題材的內容,一個是用AI生成的內容。前者是內容的與時俱進,后者是技術的變革,即AIGC。

就目前來看,真正把AIGC變成日常內容生產方式,并標注告知用戶的創(chuàng)作者不多。無論是出于擔心粉絲覺得AIGC敷衍,還是現階段AI應用尚未成熟且成本較高,更多的創(chuàng)作者都是拿AI當選題靈感或繪畫工具使用。

但毋庸置疑的是,AIGC已經入侵,并逐漸包圍內容行業(yè)。

B站UP主“說書猿”利用SoVits AI輔助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單口相聲作品,最高播放量達到27.6萬。

還有很多如“-AIas”的UP主,利用AI二創(chuàng)來制作視頻內容。其發(fā)布的視頻《AI讓你感受不一樣的MV》,播放量破百萬,點贊數高達2.9W。

圖片
圖源:-AIas

從AI繪圖,到不少創(chuàng)作者嘗試利用AI創(chuàng)作文章,再到用AI驅動一鍵生成音頻、視頻,盡管AI應用還沒有完全成為日常內容生產工具,但肉眼可見地正在不斷擴大輻射范圍。

推動這種趨勢發(fā)展的,既有時代變遷的選擇,也有內容平臺和技術提供方的催動。

當前,內容平臺之間的較量已經到了膠著狀態(tài),亟待注入新的活水,AIGC便是被賦予眾望的流量風眼。因此,百家號力推“AI共創(chuàng)計劃”,B站發(fā)起“虛擬之聲創(chuàng)作計劃”,AI孫燕姿火遍全網,背后都是AIGC逼近的縮影。

而作為技術提供方,當前面世的大模型已經開始卷垂直細分功能了,百度文心一言不斷強化中文理解能力,訊飛星火的助手中心分類超過200個,剛剛發(fā)布的360智腦標榜自己的多模態(tài)能力??傊褪遣粩嘞蛴脩魪娬{,用自家的AI,分分鐘實現一鍵制作內容的自由。

時代的進程不可逆,AIGC入侵內容的趨勢只會愈演愈烈,其必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內容生產方式之一。難以預測的未來暫時按下不表,現階段的AIGC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新的發(fā)展期,閱讀量的提效困難,而換個思路降低運營成本或許可行。

作為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我們,與其逆流而上,不如開懷擁抱AI。雖然前期學習有門檻,但當年的我們不也是這樣一點一點地摸索著在各個平臺上發(fā)布內容的嗎?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lfloridahomeinspectors.com/cgo/coo/9998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3-06-15 19:17
下一篇 2023-06-15 21:19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